节后购买黄金每克可省十几元 泉州本土金价每克跌至290元 购买加上美元走强使金价承压
国庆黄金周期间,节后国际金价跌破1300美元/盎司大关后又持续下跌,购买刷新4个月低位,黄金而本土黄金饰品店的每克黄金价格也随之下跌至290元/克左右,部分大品牌足金价格跌至330元/克——348元/克。可省克跌专家介绍,元泉随着年末婚嫁旺季的州本至元到来,本次金价下跌或是土金购买黄金饰品的良好机会。
本土金价每克跌至290元
近期,节后由于市场传言欧洲货币政策或收紧,购买加上美元走强使金价承压,黄金国际金价在10月4日跌破1300美元/盎司大关,每克刷新3个多月来的可省克跌新低。之后,元泉国际金价又触发了大量止损盘,州本至元导致价格一度狂泻超过40美元,至每盎司1266美元。10月6日金价再次暴跌,进一步刷新每盎司1249.89美元的4个月低位。
国际金价的波动几乎实时地影响着本土实物黄金价格。昨日,记者走访中心市区黄金市场发现,国庆黄金周期间,不少黄金首饰店纷纷推出促销活动,黄金饰品降幅达到每克10—15元,个别商家标出的黄金价格仅在285元/克附近。受国庆假期的节日效应和金价下跌影响,最近几天,购买黄金首饰及实物金条的人较多。
“短短一周多的时间,店里金价每克跌去了13元左右。”市区东街一家黄金首饰店的销售员小苏告诉记者,国庆节前,店里黄金价格约为303元/克,而现在只剩290元/克了。“现在买黄金肯定是很划算的,节前一条40克的黄金项链售12120元,现在跌到了11600元,便宜了520元。”
小苏告诉记者,按照国际黄金市场的供需关系来看,应该是追涨杀跌,即金价涨的时候成交量较大,金价跌的时候成交量惨淡。但本土金饰品的成交量有个特点,就是与淡季旺季关系非常大,遇到年底旺季时,无论金价涨或者跌,都会有一波刚性需求的购金潮。
“每年10月份至次年2月份都属于黄金销售旺季,用于结婚、送礼的黄金刚性需求明显增多。”石狮一位金饰品批发商张先生告诉记者,由于国际金价“跳水”,最近店里人流量比平时多了两三成。节日期间,店里的黄金戒指、项链、摆件格外受宠,部分前期储备的流行款式甚至卖到断货。
投资者考虑“见好就收”
除金饰品价格受影响较大外,银行纸黄金价格也下跌了13元/克左右。昨日,在市区泉秀街一家银行网点,纸黄金投资者黄先生告诉记者,从今年1月起,自己在银行开了个黄金账户,以定投的方式,每个月向银行购买500元纸黄金。据其介绍,国际金价从1月的每盎司1061.75美元,涨至7月的每盎司1374.91美元,之后一直在每盎司1300美元之上徘徊,而自己的黄金账户随之有了笔不小的收益。“不过,我现在在考虑是不是该‘见好就收’,毕竟现在的收益早已达到我的投资预期了。”
尽管近期金价跌势出乎意料的大,市场各方仍普遍认为不宜过度看空黄金。高盛集团在10月6日发布报告称,该行目前对金价2016年底的展望仍在每盎司1280美元,但预计会有温和的下行风险。
业内人士指出,2016年来驱动金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,比如强劲的黄金ETF和金条需求,同时还包括策略对冲在内的强劲实物需求。基于全球经济增长仍面临持续下行风险,同时市场可能仍在质疑货币政策应对任何经济潜在冲击的能力,因此,金价跌破每盎司1250美元可能是一个战略性的购买机会。
“从长期来看,黄金的牛市并没有结束,但短期盲目抄底仍存在不小的风险。”业内人士认为,金价忽涨忽跌往往容易让投资者无所适从,大家都非常在意现在是否是抄底的时机,“黄金价格至少要突破1280美元/盎司关口后,才能确定金价进入反弹行情。不过,1300美元/盎司是上方一个较大的阻力大关。”(记者 陈云青)
标签:购买 每克 本土 每盎司 国际责任编辑:吴择 吴择【节后购买黄金每克可省十几元 泉州本土金价每克跌至290元 购买加上美元走强使金价承压】相关文章:
- 1北京“专精特新”专板开板 首批50余家企业登陆
- 2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|日子过得像枫叶一样红
- 3女子花百万美容却遭毁容 法院判决医美公司赔偿18万元
- 4三部门联合召开规范线上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 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共同促进线上经济健康规范发展
- 5北京“专精特新”专板开板 首批50余家企业登陆
- 6iQOO 10 Pro如何通过拍摄和创作,教你玩转摄影
- 7聚焦进博会|冷链食品抽样核酸检测100%阴性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安全保障进博会
- 8市场监管总局解读《横向垄断协议案件宽大制度适用指南》 “坦白从宽”或可免予处罚
- 9国家药监局: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抽检全部合格
- 10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在即,中消报、中国个协、河北省消保委联合发起倡议——保障消费者权益 共同维护食品安全
- 11iPhone图像如何制作没有联合参数的图像
- 12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祝礼:让双11新玩法带动新消费
- 13140.6万人次!宁波这些地方,火热!预测今天更火
- 14Canalys发布Q2全球智能手机数据
- 15优胜、桔子树、英孚等7家培训机构 在北京接连三期上“黑榜”被公示
- 16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网络直播销售七大侵害消费者权益现象
- 17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稳定肉牛奶牛生产
- 18消费投诉公示进地铁 倒逼企业诚信经营
- 1铁路宁波站部分高铁,临时停运!
- 2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|日子过得像枫叶一样红
- 3长三角联动执法 三省一市将协同查处跨省重大网络案件
- 4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|江苏扬州率先发布《餐饮厉行节约实施指南》地方标准
- 5集装袋重金属严重超标 极兔速递被约谈
- 6“满意消费长三角”继续深化 25万家企业承诺线下无理由退货
- 7聚焦进博会|首批41张进口特殊食品临时许可证发放
- 8盯紧商家促销措施 深圳市消委会召开双11活动说明会
- 9国家医保局印发《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》
- 10联发科天玑8000系列迭代芯片将再次升级
- 11业主个人信息被泄露 淮安市消保委约谈相关企业
- 12ThinkBook Plus 17双屏笔记本开启预售
- 133.5%时代或将结束!这类产品火了 释放什么信号?
- 14深圳大规模清理“特供”“专供”标识商品
- 15规范双11促销 湖北发布7条行政指导意见
- 16湖北十四部门联合开展2020网剑行动
- 17国家医保局印发《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》
- 18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 “双11”购物小心六大问题